俄罗斯大动作:“断天然气”!

时间:2025-07-05 22:45:18来源:苦乐不均网 作者:知识

俄欧能源博弈再有新“动作”。断天然气

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保加利亚和波兰26日说,动作俄罗斯将从27日起暂停向两国供应天然气。断天然气

保加利亚能源部26日发表声明说,俄罗俄罗斯当天早些时候通知保方将从27日开始暂停供应天然气,动作对此保加利亚已采取相应措施,断天然气目前不需要对天然气消费采取限制性措施。俄罗

波兰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同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动作已收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从27日起暂停供应天然气的断天然气通知。波兰与西部、俄罗南部邻国有天然气管道连接,动作在西北部城市斯维诺乌伊希切也设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断天然气可保障波兰用户的俄罗天然气供应。

据央视新闻援引波兰通讯社报道,动作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暂停供应天然气的原因是波兰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拒绝以卢布支付。

受此消息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大涨17%,美、布两油也短线拉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美油2022年6月合约涨3.22%报101.71美元/桶,布油2022年7月合约涨2.65%报104.87美元/桶。

IMF警告失去俄天然气对欧洲经济后果严重

据新华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名高级官员近日说,长期来看,缺少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对欧洲经济后果严重。

新华社援引法新社报道,IMF欧洲部门负责人艾尔弗雷德·卡默出席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失去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在头六个月,欧洲可以通过替代供应和现有储备来应对,但如果天然气断供持续到冬季或更长时间,将对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IMF预测,失去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供应可能将导致欧洲联盟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3%,这主要取决于冬季能源短缺程度。

卡默敦促欧洲各国采取措施缓解能源短缺冲击,包括减少消耗。

“没有单一选项能产生很大影响,但很多较小措施将有较大作用,”他说,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寻找能源替代供应商。

这并非IMF首次发出类似警告。这一组织上月在一份声明中说,俄乌冲突正在推动世界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冲突和相关制裁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欧洲国家能否摆脱对俄能源依赖?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俄罗斯“断气”消息传出后,北约成员国波兰和欧盟成员国保加利亚4月26日表示,他们准备从其他来源获取失去的天然气。

波兰气候部长莫斯科瓦表示,“波兰家庭不会缺少天然气”。保加利亚政府则在一份新闻稿中强调,保加利亚已采取行动寻找天然气供应的替代方案。

不过,有数据显示,波兰每年约50%天然气进口来自相关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而保加利亚有90%以上的天然气需求依靠相关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进口。

数据情报公司 ICIS 气体分析负责人马尔泽克-曼瑟(Tom Marzec-Manser)谈及俄罗斯的“断气”举动形容称:“这是俄罗斯发出的地震一般的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自俄乌危机以来,欧洲多国已对俄实施多轮制裁,但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似乎都被悄悄“放行”。

中国新闻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称,欧洲各国政府其实一直处于警惕状态,密切关注天然气进口是否中断。

另据中国新闻网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欧盟与俄罗斯之间最大规模的商贸往来就是石油和天然气交易。欧盟约有60%的能源需要进口,且在俄乌危机期间油气价格上涨的推动下,欧盟正向俄罗斯支付巨额进口款项。

美防长:不排除乌克兰在未来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6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表示,不排除乌克兰在未来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奥斯汀称:“北约的大门基本是敞开的,我们愿意谈论未来。”他还透露,未来将每月举行一次“保卫乌克兰”国防部长特别会议,会议可能以线上方式召开,未来几周对乌克兰来说至关重要。

当天,北约盟国及部分其他国家在德国拉姆斯泰因军事基地举行特别会议商讨乌克兰安全局势问题。

乌外长:乌克兰军队已开始转向北约标准

据央视新闻援引乌克兰UNIAH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26日,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表示,乌克兰正在进入一个质变的、根本性的新阶段,其武装力量正在改用北约武器并全面向北约标准过渡。

普京:希望与乌通过外交途径达成协议

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26日在莫斯科会见了到访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普京表示,俄方不会拒绝与乌克兰进行谈判,并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达成协议。

普京说,俄乌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谈判中取得相当大的突破。但双方在达成一致后,俄被卷入“布恰事件”中,而俄军与此完全无关。此后乌方谈判代表的立场发生根本性改变,背离了原先关于安全保障问题的立场。虽然特别军事行动仍在进行,俄方仍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达成协议。俄方不会拒绝谈判,在线谈判正在进行。

普京表示,联合国的文件才是国际事务中的主要准则,国际事务中的主要准则不是某些国家自己制定的——俄罗斯对于某些国家在世界上主张一些专有权利而感到惊讶。

古特雷斯表示,理解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以及欧洲安全领域的诉求,也支持土耳其为了调解乌克兰局势而组织俄乌对话的努力。古特雷斯再次提议在乌克兰建立人道主义联络小组,表示联合国准备好在两到三天内对“亚速钢铁厂”局势做出评估,组织平民撤离,并为马里乌波尔撤离的平民做担保。

普京则原则上同意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参与从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撤离平民的工作。

美股重挫

4月26日,美国三大股指大幅收跌。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跌2.38%报33240.18点,标普500指数跌2.81%报4175.2点,纳斯达克指数跌3.95%报12490.74点。

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线走低,苹果跌3.73%,亚马逊跌4.58%,奈飞跌5.48%,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3.59%,Meta跌3.23%,微软跌3.74%。

欧洲主要股指多数收跌,截至收盘,德国DAX指数跌1.2%报13756.4点,法国CAC40指数跌0.54%报6414.57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08%报7386.19点,意大利富时MIB指数跌0.95%报23681.76点,欧洲STOXX600指数跌0.9%报441.1点。

俄乌冲突 谁是真正赢家?

据央视新闻报道,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两个月时间。动荡的乌克兰局势,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俄制裁,不仅给相关国家,也给全球经贸、粮食、能源、金融、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而就在这危机重重的时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并不想让局势降温,反而不断递刀拱火。种种行径,让人不得不思考:俄乌冲突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谁才是冲突的真正赢家和幕后黑手?

一方面,因为制裁俄罗斯,一些欧洲国家面临天然气紧缺所导致的能源危机,不得不转而向美国高价购买天然气。另一方面,美国的军火商们更是迎来一场“财富盛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在危机过程中,不仅仅消耗掉了过去五年美国没有对外战争的军火库存,推进了军工复合体在股市资本市场的大盈利,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军费暴涨,从六千多亿美元到七千多亿美元,到明年的八千多亿美元的暴涨,这一次俄乌背后美国是最大的赢家,是它享受冲突危机和战争红利的又一次最好的例证。

在美国,军工企业凭借议员和高官支持,获得军方巨额合同;议员则获得军工企业提供的竞选资金,一些高官从政前或卸任后还在军工巨头担任高管,既拿高薪又当说客。这正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军事工业复合体”这个特殊且庞大的利益集团运转的基本逻辑。今年2月,一些国会议员甚至就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精准买入了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两大军火商的股票,冲突爆发后股价应声上涨,他们和这些军工企业一起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军工复合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利益集团,他们会利用世界上所发生的一系列态势,包括发生冲突乃至战事,尽可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在扩大利益的过程当中,各方势力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进而激发冲突来获得更多牟利的空间,相互配合来左右美国的对外政策。

远离冲突前线的美国,通过不断地煽风点火、火上浇油,收割着这场危机带来的红利。

来 源 | 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新闻网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