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岸田文雄是否会放弃“安倍经济学”的宽松货币政策?
热点634人已围观
简介每经特约评论员 张敬伟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演讲时遇刺身亡,终年67岁。“长命首相”安倍的悲剧,也让人想到悲戚的“安倍经济学”。所谓悲戚,是指“安倍经济学”并非拯救日本经济的灵丹妙药。20 ...
每经特约评论员 张敬伟
7月8日,岸田安倍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演讲时遇刺身亡,文雄终年67岁。否会放弃“长命首相”安倍的经济悲剧,也让人想到悲戚的宽松“安倍经济学”。
所谓悲戚,货币是政策指“安倍经济学”并非拯救日本经济的灵丹妙药。2012年,岸田安倍安倍复出再任日本首相,文雄为了改变日本经济的否会放弃颓势,他提出了“安倍经济学”。经济十年一瞬,宽松日本经济从“失去的货币20年”变成了“停滞的30年”。
安倍遇刺身亡,政策日元汇率急速上升,岸田安倍市场预测日本货币政策可能发生变化,部分敏感的投资者闻到了人亡政息的气息。“安倍经济学”曾让日本经济维持70多个月的正增长,但平均下来GDP增速也只有1%左右。从2018年开始,日本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019年二季度日本经济萎缩开始加速,2020年受疫情影响日本经济负增长,安倍也黯然下台。“安倍经济学”先后射出的“六支箭”看上去失去了效应,而且给日本带来了货币、财政政策过度宽松的后遗症。
货币政策一旦旋开水龙头,经济增长的“水分”也会增加。货币政策手段已经用尽,可日本并未实现2%的通胀目标,反而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现在,美联储开始了加息进程,日本央行是否跟随?这是现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政府面临的难题。从广场协议日元被逼升值导致日本“失去的20年”,到“安倍经济学”实施后日元贬值刺激经济增长的功亏一篑,笔者认为,岸田文雄政府放弃“安倍经济学”的宽松货币政策已是大概率事件。一方面,日本拗不过西方主要经济体追随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大势;另一方面,疫情和俄乌冲突也倒逼日本政府更换“药方”拯救日本经济。
2020年安倍下台时,日本公共债务与GDP的比例接近240%;2022年,日本政府债务与GDP之比达到256%,在主要发达国家中最高。为了经济增长,岸田政府也许要将“安倍经济学”扩大财政支出的这支“箭”继续下去,将债务危机的风险“击鼓传花”下去。这也是一种无奈。
“安倍经济学”试图利用民间力量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三支箭”,并未发挥多少作用。进入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日本产业的黄金时代不再,信息技术产业已经落后于中美等国,传统制造产业也失去了之前的全球竞争力。加之日本严重老龄化,年轻一代缺乏进取精神,更使日本失去前进动力。这对岸田文雄乃至其后的日本政府来说,似乎无解。至于“安倍经济学”的新“三支箭”,包括发展经济、改善社会保障、支持儿童教育,更是缺乏实质内容支撑。岸田文雄,又有何良策加以破解?
安倍晋三能够成为“长命首相”,推出让日本经济维持70多月低速增长的“安倍经济学”,已是日本政坛的奇迹。其右翼政策的顽固性和大国外交的务实性,更显其复杂性格。具体功过,只能任由历史评说了。值得关注的是,安倍在日本国内和西方世界赢得了死后哀荣,日本政府也对“安倍经济学”予以高度评价。
斯人已矣,岸田文雄政府面临的是内外叠加的系统危机,“安倍经济学”失效药方要替换,更要消化由此带来的后遗症。疫情、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日本追随美国导致的复杂外交成本,都是岸田政府的大难题。但岸田首相最难的恐怕是,他有无更好的药方维持日本全球第三经济大国的地位。否则,世界视野中的日本真要变成二三流国家了。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Tags:
相关文章
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热点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切实解决监管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加快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
【热点】
阅读更多长城汽车,为何掉队?
热点来源: 伯虎财经日前,长城汽车交出了一份看似还不错的三季度财报。之所以说“看似”,是因为从整体数据来看,今年三季度长城汽车营收373.46亿元,净利润25.57亿元,二者增长分别为29.36%和80. ...
【热点】
阅读更多9月全球手游收入及下载量榜单发布,《王者荣耀》蝉联收入首位
热点近日,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Sensor Tower发布了2022年9月全球热门移动游戏收入榜单,其中《王者荣耀》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中收入接近1.9亿美元,继续位居榜单第一位 ...
【热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