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休闲 >>正文
上海农商银行成为上海市首家复工复产银行
休闲75925人已围观
简介上海农商银行成为上海市首家复工复产的银行上海市金融行业复工复产有了新动向。5月12日,澎湃新闻从上海农商银行获悉,上海农商银行在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金山区辖内部分网点恢复对外营业,成为全市首家复工复产 ...
上海农商银行成为上海市首家复工复产的上海上海市首银行
上海市金融行业复工复产有了新动向。
5月12日,农商澎湃新闻从上海农商银行获悉,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在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成为产金山区辖内部分网点恢复对外营业,成为全市首家复工复产的家复银行。
为了满足居民金融服务需求,工复根据金山区委、上海上海市首区政府、农商区防控办和区金融办的银行工作部署,在朱泾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及镇经发办的成为产支持下,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家复上海银保监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工复指导下,上海农商银行第一时间在总行层面成立金山支行复工复产领导小组,上海上海市首做足充分预案,农商打通现金运送渠道,银行金山朱泾支行被纳入金山区首个复工复产金融机构白名单,成功恢复对外营业,为解决市民金融需求迈出坚实一步。
据悉,为了确保金融服务的连续性,率先开业的朱泾支行将有员工24小时驻守行内,以实现疫情动态变化下的闭环管理,在符合防疫要求的情况下开展持续营业以更好地服务市民。
自疫情封控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全力确保金融业务的连续性、应急性,通过建立“双循环”运营模式,持续提供封闭模式下柜面业务处理,同时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在内的各种线上渠道满足封控期间客户多种金融需求。此外,为满足市民的现金需求,上海农商银行已于5月初成为首批恢复自助机具集中加钞金融机构,对金山区辖内的50多台24小时自助机具开展了一次集中加钞工作,共计补充现金2100余万元,保障自助机具现金供应。
为进一步满足市民的临柜业务需求,上海农商银行从疫情发展态势、民生需求、网点地理位置等多角度分析考量,选取金山朱泾支行作为全市首个复工复产的银行金融服务机构,并先行恢复个人业务办理。金山朱泾支行地理位置处于金山区人口密集的核心区域,日常客流量及业务较多,个人客户尤其是老年客户领取养老金等业务需求较大。同时,网点周边交通便利,居民前往的便捷性较高,网点规模较大且自助机具配备充足,可充分满足居民金融业务需求。
“该网点开启后将持续营业,所以客户不必担心无法办理业务、无法取款等情况。”上海农商银行表示,为了保障金融服务的连续性,体现金融国企和本地法人银行的责任担当,经过多方排摸协调、克服困难,该行将派员工24小时驻守网点实施封闭式管理,同时在开业前两天便持续做好网点消毒工作以保障客户和员工健康安全。
“建议客户错峰出行,避开恢复营业最初几日的人流高峰,这也是出于疫情防控下对客户健康的考虑。”此外,上海农商银行还充分考虑到疫情形势的动态变化而制定备案,“如果该网点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因疫情形势变化导致无法营业,我们将启动应急备案,开启备选核心网点继续提供金山区内的金融服务,双重保障百姓金融服务需求。”
Tags:
相关文章
5年期英国抵押贷款利率自10月初以来首次跌破6%
休闲智通财经注意到,近七周以来,英国五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成本首次降至6%以下,为受住房贷款危机影响的英国人带来了一线希望。据Moneyfacts Group Plc的数据,英国平均五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 ...
【休闲】
阅读更多长江证券:维持李宁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支撑下零售较快增长延续
休闲长江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2331)“买入”评级,预计20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为46.6/57.9/70.3亿元,同比+16%/+24%/+21%。公司未来将始终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 ...
【休闲】
阅读更多中国年轻一代腕表藏家的两大关键字是……
休闲二手高端腕表市场未来数年将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预计从当前200亿瑞郎约合1437.72元人民币)的年市场规模,至2030年增长至350亿瑞郎约合2516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来自Deloitte德勤咨 ...
【休闲】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正泰董事长南存辉:我们把困难看做家常便饭,年年难年年过,可能我姓南吧
- 银行多给1万元客户拒绝归还,起诉被驳回
- 刘汉元:2023年光伏行业最大风险来源于各种配套不到位,有可能价格急剧下跌带来发展挑战
- 外盘头条:联储官员发声力挺鹰派立场 称通胀依然高得出奇 币圈巨震下美金融业无法安枕 亚马逊裁员超18000人
- 多家公司新报REITs项目快步疾行
- 深圳券商网点 利润环比下降逾六成
- 加密货币银行Silvergate披露“币圈巨震惨烈灾情” 股价暴跌逾40%
- “木头姐”再次唱多特斯拉:到2026年股价将飙升近四倍!
- 乌防长:我们是在替北约流血 他们要向乌方提供武器
- 摩根大通警告美国经济将在年底陷入衰退:美联储正抑制增长并破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