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焦点 >>正文
四机构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按标准使用是安全的
焦点116人已围观
简介新京报讯记者刘欢)10月26日,新京报记者获悉,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四家机构日前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 ...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10月26日,机构剂科新京报记者获悉,发布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食品识按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甜味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学共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四家机构日前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标准指出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安全都是机构剂科安全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介绍,发布2019年,食品识按使用国务院发布的甜味《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学共饮料和食品”。以甜味剂全部或部分替代添加糖已成为目前食品行业减糖实践的标准重要方式之一。
在甜味剂安全性方面,安全该共识指出,机构剂科甜味剂的安全性基于严格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已得到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权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肯定,且结论均为: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都是安全的。
网络上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有说法认为甜味剂有助于减肥,也有说法认为甜味剂会增加食欲、导致肥胖。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认为,在膳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以甜味剂替代添加糖可以减少能量摄入,但是体重管理取决于总能量平衡,甜味剂并非决定性因素。消费者应当明白,饮食健康的关键是合理膳食、吃动平衡,包括主动控制对甜食的过度追求,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甜味剂上。此外,甜味剂有助于降低龋齿发生风险,也为高血糖人群及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食物选择,但不应夸大甜味剂的作用。
此外,近年来糖醇在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个别消费者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糖醇后产生“腹泻”反应。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糖醇引起的是渗透性腹泻,与日常生活中由微生物引发的腹泻不同,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不同人对糖醇的耐受度有较大差异,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相关产品,适量食用。
Tags:
相关文章
印度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3.5%,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
焦点印度央行预计印度经济全年增长7.2%。印度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会有多少?此前不少经济学家预测能达到16%以上,如今答案揭晓。印度中央统计局8月31日公布,今年4-6月份,印度经济规模约为36. ...
【焦点】
阅读更多快讯:明源云涨超11%领涨科技股 获控股股东陈晓晖增持合共150万股
焦点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焦点】
阅读更多世界银行调高俄罗斯GDP预期
焦点当地时间10月4日,世界银行调高了俄罗斯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下降预期至-4.5%。总台记者 张誉耀) ...
【焦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