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中国官方提示风险: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
百科5人已围观
简介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14日发布《关于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的风险提示》,强调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任何“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渠道,提 ...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14日发布《关于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的清退回款风险提示》,强调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任何“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渠道,中国诈骗提醒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官方
风险提示称,提示近期银保监会监测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风险防范发布带有“银保监会认证”“中国银保监会”等不实信息内容,冒用名义并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义实施诈骗。银保上述诈骗行为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实施损害监管机构声誉,清退回款造成了恶劣的中国诈骗影响。
风险提示强调,官方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提示金融监管机构职责,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名目费用。风险防范
银保监会表示,冒用名义不法分子常常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名义欺骗民众,银保编造“成功案例”,利用消费者急于回款、挽回损失等心理,以达到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消费者要谨防“回款”类诈骗侵害。监管部门已多次发布过有关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警惕套取信息、转账、收费等行为。
类似诈骗手法有针对P2P网贷机构出借人的“回款”诈骗、“官方回款”诈骗以及“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解债上岸”“代理退保”“白条代偿”“银行直存”等,均是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困、急于挽回损失等心理特点,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
银保监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性借贷观念,通过依法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请立即向公安机关、相关部门报案或反映。(完)
Tags:
相关文章
施耐德电气熊宜:数字赋能 全程减碳
百科9月1日,以“数智时代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此次论坛作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 ...
【百科】
阅读更多明美新能实控人梁昌明报告期收《行政处罚决定书》德邦证券保代汪晖 刘德新是否选择性信息披露 是否勤勉尽责
百科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美新能”)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根据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分为消费电子类电池、工业电子设备及二轮电动车类电池、动力类和储能类电池。明美新能保荐机 ...
【百科】
阅读更多美国零售消费很强劲?都是一次性因素,持续性堪忧
百科来源:华尔街见闻美银、高盛认为,在经历了现在的激增之后,美国未来几个月的零售可能会逐步下降,因为消费者的手头即将越来越紧。美国1月零售超预期增长,但分析师们认为很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本周三,美国1 ...
【百科】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