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程是毛宁回应颉】近日,《中巴经济走廊电力成就及市场展望》报告在伊斯兰堡发布,报告巴经巴创报告指出中巴经济走廊的称中能源项目已为巴基斯坦创造超过4.6万个工作岗位,这一数据得到巴主流媒体报道和舆论广泛关注。济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源项中方注意到有关报告。造超作岗能源领域是工位走廊投入最大、进展最快、毛宁回应成果最显著的报告巴经巴创领域之一,不仅为巴基斯坦提供清洁、称中稳定、济走优质能源,源项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超作岗也为巴创造大量就业,工位帮助巴培养一批多种类能源项目建设、毛宁回应运营和管理人才,得到巴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毛宁资料图。图源外交部网站报告显示,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已建成的能源项目装机容量总计6039兆瓦,配套电力设施包括塔尔煤田、默拉直流输电工程等建设完工,长期以来困扰巴基斯坦民众的电力能源不足问题得到缓解,通过对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中巴经济走廊帮助巴基斯坦民众获取了清洁、廉价的电能,改善了巴基斯坦能源结构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据报告调研,越来越多毕业自巴基斯坦顶尖工科高校的学生将入职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作为职业规划的第一选择。巴高校相关专业资深教师评价称,走廊项目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水平一流,为巴青年技术人才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绝佳平台。此外,走廊项目高度注重本地化人才培养,在项目现场开设技术培训班,采用“师徒制”方式帮助巴方人员提高技术水平,还定期派遣巴方技术人员前往中国留学深造。这些努力为巴基斯坦培养了一批能源领域的尖端技术人才。报告估算,目前走廊项目人员雇用的本地化率达68%,预计在未来5年内这一比例将逐步上升至80%,并在未来10年内实现接近100%的本地化雇用。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随着中巴经济走廊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走廊能源合作也将更注重精细化、本地化,实现因地制宜发展。今年7月落成的中巴经济走廊卡洛特水电站提供清洁、廉价能源的同时,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调配起到重要作用;预计2022年底建成的中巴经济走廊塔尔煤田一区块煤电一体化项目,用巴本地生产的褐煤实现发电,缓解巴依赖能源进口带来的外汇压力。 毛宁10日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先行先试项目,也是新时代中巴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中方愿同巴方一道,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深化互利合作,将中巴经济走廊打造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工程,更好地造福两国乃至地区人民。 |